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,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高血压的治疗。既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,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高血压的治疗。具体措施须你的医生对你个体化的设计治疗方案,今天就谈谈高血压的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。
1遵医嘱合理选药
目前国际上以及我们国家指南推荐的降压药有5类:利尿剂、β受体阻滞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。而每一类又有许多种,可谓是万花纷呈。不主张我们病人自己选药,应该让专科医生,根据你的全身情况的评估,选择具体的药物及药物组合,就是前面讲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
2避免使用利血平或者含有利血平的降压药
这一条我要多啰嗦几句,因为我发现好多老年朋友在使用它。利血平是最原始的降压药,可以说是所有降压药的鼻祖,现代降压药多是在它的药理基础影响下,不断剔除副作用演变而来。它的降压作用是通过消耗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而发挥药效,因此,它对老年人的危害很多。最大的危害是“体位性低血压”。
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呢?就是我们从卧位、坐位、蹲位等体位站立起来的时候,交感神经系统没有及时反映过来,人站起来了,血管不能及时收缩,血液供应没有跟着升起来,导致一过性血压下降。危害是大脑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关注,诱发头晕、晕厥、心律失常、分水岭脑梗塞等等。我们老年人恰恰是卧、坐、蹲位多,再加上我们常常便秘,常常一蹲就是好长时间。所以,我们老年人遇见“晕厥”的比较多,常常被吓得不轻。
什么是“晕厥”?就是我们猛一站起来,突然头晕眼花,接着什么也不知道了,意思丧失了,一头栽倒在地上了。我们老年人最怕栽倒,栽倒就容易导致骨折,骨折就必须卧床治疗,一卧床,麻烦就接踵而至:肺炎、深静脉血栓、肺梗塞,招招致命。我们一旦服用利血平,更是雪上加霜,因为它消耗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,恰恰就是阻断交感神经对体位改变的反应!无疑增加了我们晕厥的风险。晕厥还是轻的,危害更大的是心律失常和脑梗塞!除了体位性低血压这个副作用外,还会导致我们抑郁、焦虑,增加我们的孤独感,让人感觉活着没意思,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倾向。除此之外,还有鼻塞、口干、胃酸增多、腹泻、皮疹、面红、诱发帕金森综合征等等小的副作用,就不一一列举。所以,在西方的英国和欧盟国家,已经把它列为禁用药物了。不过,我国的指南上还没有剔除这类药物的复合制剂。我个人意见是:年龄超过50岁,拒绝使用。让年轻人服吧,他们晕厥栽倒了,不会骨折,拍拍屁股就没事了。
3不要擅自停药
有些老年人一看血压正常了,就喜欢停药,这是错误的。高血压是终身性的,降压治疗也应该是终身的,所以必须长期服用降压药。
4不要单纯使用中药、偏方、秘方以及器械降压
这个在老年朋友中比较流行。有些居心不良的人甚至散布说某某药物是纯天然药物、纯中药制剂,无毒副作用,哄骗我们老年朋友。说中药无毒副作用,纯粹是对我们祖先智慧的污蔑,是对中医的侮辱!中医中药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重视,我们的老百姓口中常常念叨:“是药三分毒”,这才是真正的中医思想!哪有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!所以这些东西作为辅助治疗还说得过去,但绝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。实际上,除萝芙木类植物外,大部分中草药只是缓解症状而降压作用很弱,甚至没有降压作用的。即便是萝芙木类中草药,他们真正的降压的分子作用机制,还是因为含有利血平之类的活性物质。但是,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所谓中成药降压药,多是直接加上利血平,α-受体阻滞剂(如双肼屈嗪、可乐定等)等等作用很强,现在已经不主张使用的药物成分。他们真正起降压作用的还是利血平、α-受体阻滞剂。而这类药物恰恰最容易导致“体位性低血压”,最不适合老年人。大家在购买降压药的时候,一定要仔细看看说明书,关注他们的成分,不是我国指南推荐的那5类药物,尽量避免。
5选择每天服用一次,能24小时控制血压的缓释剂或者半衰期长的药物
这类药物的优点就是长时间起效,能维持血压平稳,防止血压忽高忽低。半衰期短的药物,在体内维持时间短,一天需要多次服药才能维持血压稳定。而我们老年人记忆力差,容易忘记服药,会导致血压控制不满意,这是其一。其二呢,造成血压忽高忽低,容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。打个比方:我们许多老年朋友都参加过抗洪抢险。当河水水位很高的时候,就会威胁河堤的安全,随时都可能冲破河堤造成灾害。如果河水平静地流淌还可以,一旦遇到风浪,河水忽高忽低,更加重了对堤坝的威胁,加大了溃堤的可能性。我们的血管就像河堤,高血压就是高水位,本来就可以随时威胁血管,如果我们不正确服药,血压忽高忽低,好比风浪作用于堤坝,是不是增加了对血管的威胁呀?无疑增加了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。所以我推荐老年朋友服用半衰期长的药物。
6学会自己测血压,并保持经常与医生联系
实际上,在家测血压比到医院更真实、更可靠。到医院人多少有些紧张,测血压往往偏高,医学上称之为“白大衣高血压”。不用担心不会测血压,购买一个上臂式电子血压计(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),让医生教会就行了,5分钟就可以毕业。至于几天测一次,或者一天测几次,需要你的医生根据你个人情况而定。把测量的数值记录下来,就是你的个人健康档案!